宇宙视野与2022年的世界观-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宇宙视野与2022年的世界观

世界进入了公元2022年。在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纷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中,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会与过去有何不同?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看所处的世界。

1990年2月14日,美国发射的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从64亿公里之外回望地球和太阳系,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背景中的情景。在照片中,地球只是一颗0.12像素的极为渺小的“暗淡蓝点”。

图 | 新版“暗淡蓝点”照片

建议此次拍摄的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edward sagan)博士从这张照片得到灵感,写成了《暗淡蓝点》(pale blue dot)一书。萨根写道:

“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从宇宙的回望中,萨根看到了人类的妄自尊大:

“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和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卡尔?萨根由“暗淡蓝点”引发的反思,体现了一种新的视野——从宇宙来看地球,来审视人类社会。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过去从国家和民族出发的新天下观。也许在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看来,天文学家们的思考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天真想法,因为上帝视野改变不了人类世界,解决不了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真实问题”。不过,对世界观、价值、意义的认知,是与看问题的系统紧密相关的。如果从更大的系统(譬如地月系统)来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天文学家的看法更接近“宇宙的真实”。与之相比,人类社会关注的很多东西——利益、关切和博弈,都是渺小的。

从宇宙视野来看地球,人类实际上是十分局限的。在这个直径约12742公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的蓝色星球上,经过了数十亿年的自然变迁,才从无机世界演化为有机世界,才从有机大分子、单细胞生命逐渐演化为现在的地球生物圈和人类。人类的出现,实际上充满了偶然,在茫茫宇宙中,拥有类似地球的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其实非常苛刻——与一颗正值壮年的恒星保持适中距离得以维持适当的温度;有合适的质量得以维持大气层;有铁质的内核得以拥有保护生命的磁场;地表气温能较为稳定地维持在-90 °c至 60°c的区间内(绝大部分地区在0 °c以上),从而保持了大量的液态水……这些条件能够同时在一颗行星上同时满足,人类应该感谢造化的馈赠。

诞生于银河系一隅的地球生物和人类,既是宇宙中神奇的创造和存在,也面临着一种近乎宿命的局限。虽然近500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不断加速,从没有文字发展到网络时代和数字时代,人类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更是超越了生存环境的局限,延伸到了宇宙深空,但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受制于空间距离、能源等级、技术限制、生命特点,人类的足迹也许永远超越不了太阳系的范围。以空间距离为例,太阳系的引力范围大约是2光年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人类从地球出发,即使不考虑生命维持问题,按照目前的飞行速度,至少要经过5-6万年的时间,才有可能飞抵太阳系的边缘。即使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2光年的距离,按人类的速度也需要13万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可能抵达。这几乎注定了,人类进行星际旅行的幻想,可能永远停留在幻想之中。

收回眺望宇宙的目光,我们更多关注自身:如果人类永远无法离开所诞生的摇篮,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赖以生存的地球呢?如何对待同为地球上生物种群的彼此呢?这些看似虚无的问题,在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宿命之后,将变得更富于现实意义。现在,我们将会更多地相信,地球的确就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所有的人类的确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发展中的各种极端行为,比如:人类超出地球资源承载能力的过度繁衍,国家之间相互毁灭的核战争,不顾及环境代价的工业化破坏大气平衡而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因为理念和价值观不同而陷入持久的仇杀……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在自毁家园,自我戕害。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的火山猛烈喷发,向人类展示了全球尺度级别自然灾难的巨大影响力。这次可能是30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其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云突破大气对流层顶,形成了直径近500千米的伞形云团。喷发两小时后,火山灰云扩展为直径近800千米的云团。此次火山喷发引发了越洋海啸,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据估计,此次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30年前的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影响了全球气温,火山爆发时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此后一年里,全球气温下降了近0.5摄氏度。有气象学家估计,此次汤加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大约是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1/50,即平均降温约0.01摄氏度。

汤加火山爆发显示出,要对地球环境造成不适宜人类的全球破坏,实际上并不需要费太大的事,以目前人类的技术和破坏能力,完全可以轻易做到。正因为如此,对于宇宙中的这颗微尘、人类诞生的摇篮和赖以长期生存的家园,我们可能需要超越国家、种族、信仰、经济、科技的界限,寻找到更多的涉及共同命运的关切点,去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尽可能地维持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不过是一颗“暗淡蓝点”,从行星演化看人类历史不过是短短一瞬。宇宙视野虽然不解决人间问题,但可以给人类的世界观带来新的认识。想想人类面临的这种处境,我们也许会意识到族群误解、民族仇恨、国家厮杀、地缘博弈的局限性。如果各国掌握权力的政治家们多一些来自宇宙视野的世界观,也许会做出更加理性的公共政策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用户名:
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