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几点,中国航天事业将势不可挡-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抓住这几点,中国航天事业将势不可挡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个积累多年的复杂巨系统,面对商业化时代需要转型,作为国有主导的垄断型产业也需要改革。但作为特殊的行业,航天行业如何做到,将“市场化价值”体现到极致的同时,又保持着相对的”国家意志呢“?

据环球时报消息:2020年7月10日12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实施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在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快舟十一号的发射失败对中国航天事业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安邦智库(anbound)看来,这次快舟十一号的失败并不是一个偶然,亦不是今年的个例。其实早在4月初安邦智库就已经对中国航天事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做出了清晰的预警,并且在5月底再次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和预测。

然而快舟十一号的发射失败不仅是一个打击,也具有非同凡响的影响。快舟是火箭载体家族的最新成员,它可以运载火箭直径达2.2米,起飞质量达78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1吨,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同时最物美价廉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

从长征一号发射成功以来,以国家为领导的航天产业走向了一个全新的轨道,创造出了一个个辉煌。

除了商业化对航天领域造成的冲击,国有航天系统内部的问题也不能够被忽视:

一是国有体制下的垄断性,导致产业发展缺少市场竞争,缺乏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的市场化动力;国有企业垄断体制下的弊端,实际上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证明——在人才吸引、激励机制、创新动力、市场化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存在。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发射失败的三次长征系列火箭,都属于同一家国有航天企业集团。这些现象可能不是巧合,需要从体制方面去查找原因。

二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人才激励与人才导向。人才被资本以高薪挖走,除去资本的冲击,也有国有航天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尤其是以商业发射为目的进行航天研究时,缺失了家国情怀“束缚”,当他们认为在国有体制内得到的回报不足以体现他们的价值的时候,人才的流失就更容易发生了。

其实世界上不乏许多军民商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让我们借鉴,实际上,从体制角度来看,引进民营企业、引进社会资本,关键不在于资本本身,而在于随着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带来的竞争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有利于整体航天产业的效率提升,为国企主导的体制提供外来刺激。

因此在安邦智库看来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个积累多年的复杂系统,面对商业化时代需要转型,作为国有主导的垄断型产业也需要改革。作为特殊的行业,商业航天的发展既需要考虑商业化、市场化,走军民融合的道路,又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坚定地体现“国家意志”,不能只听从“资本意志”。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道大坝,连续发射失败如同大坝上的一丝裂缝。对此风险迹象,国内从政府到业界再到资本,需要安静下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共赢、安全地发展,更好地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强航天产业。

标签 : 工作论文 

用户名:
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