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bound战略观察 」是基于安邦集团对现实社会和经济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有关中国未来政策的信息分析系列研究报告。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有效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解析各种战略问题和政策方向。而各种潜在的变化趋势,是我们最为基本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内容成文于2014年6月10日。
河南省近日遭遇特大暴雨,尤其是郑州市面临严重城市内涝。郑州气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20日16时-17时,郑州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19日20 时到20日20 时,单日降雨量达552.5mm。17日20时到 20日20 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 617.1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 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 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在较短的时间里,罕见的气象现象接踵而至,实际还有很多,最令人震惊的还有八年前(2013年)的“甘肃六月飞雪”。用气象部门的语言来形容,“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2013年6月7日至11日,甘肃省兰州、张掖等地出现降雨天气及夜间降温过程,张掖、临夏等地局部出现“六月飞雪”,最低温度降至零下1度左右,导致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牲畜冻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 世界进入了“新冰河期” 」
我们在浏览有关明清时期的图书、影视剧,就会发现一种特殊的现象,里面的人物穿着冬装的居多。具体原因可能很多,但这也恰好符合那个时期的气候特点——小冰期。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在1939年提出,当时是描述美国加州的一条冰河,因为用原来的气候学说不能解释其存在。后来人们把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寒冷期,通称为“小冰期”,从大约15世纪初开始,20世纪初期结束,在我国因时代因素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还是要暖和,一般而言,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但这个所谓的“较短”是相对历史而言,即便从小冰河期泛指的15世纪至20世纪中叶气温偏低的时段来看,也有长达数百年的时间。目前,科学研究的许多资料皆显示小冰河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各种古气候资料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例如,中英格兰的温度、加州白山的树木年轮宽度,皆显示气温在13世纪就开始下降,一直到19世纪才明显回升。
众所周知,冷暖时期是交替产生的,我们根据已知数据测算了历史周期的平均时间,发现平均的维持时间是70年。历史上最短的冰河期发生在9世纪的中期,维持了26年;最短的暖化期同样也发生在9世纪,只不过时间段上处于末期,而且也维持了26年,显然9世纪是一个冷暖交替变化剧烈的历史时代。与我们的结论相近的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所做的“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他得出来一个“70年周期说”。根据他的计算,下一次“南北互换”应该发生2015年左右。
所谓“南北互换”,意思是指原本应该“北旱南涝”的大气候格局,现在变成了“南旱北涝”的转移过程。降水的迁徙和转移,只是这种世界巨变的其中一种,这种气候改变的影响实际远远超出了降水影响范围,深入到社会,深入到国家治理层面。中英格兰的气象资料显示,在1659年至1979年之间,最冷及最热的冬天与夏天大多发生在小冰河期。当时伦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664年至1665年到1813年至1814年之间结冻20到22次,伦敦市民甚至在冰冻的河面上举办舞会等活动。此段期间,荷兰的运河也经常结冰,冰雪覆盖的地貌成为常态,也因此成为画家笔下常见的景色。
图 | 明清小冰期之时荷兰的冬天
我国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也早在解放前就已经证明,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上的多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战争,都与气候变化存在巨大关系。
「未来世界究竟是变冷还是变暖?」
由于科学界目前对全球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得到解答,因此尚处于全球科学界的激烈争议当中。
我国学者用中国气象局和全球其它五个气候变化模式计算的结果表明,中国气温有可能在2020-2030年间上升1.7℃,至2050年时上升2.2℃。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9℃。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实际上自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到目前为止才上升0.6℃,所以对于气象学科来说,未来20年的中国升温幅度已经非常大了。
但与此同时,不少研究气候的学者指出,根据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的分析,已经可以推翻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但现在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从未反驳这一点。
迄今为止,唯一有共识之处在于,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尤其是处于较为极端活跃期的时候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当今全球社会生态。全球的战略以及政策制订者,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放弃“靠运气”的乐观心态,转而寻求更加务实的生态立场和政策出发点,尽可能将全球气候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激增”予以充分考量。
「全球气候异常经常会导致那些战略风险?」
> 经济稳定受影响
气候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被淹没在其他因素当中,不易为人所察觉,往往只有在极端天气的作用下,人们才会关注这个问题。我国气象学者在研究了未来全球气象趋势及我国的情况后,在很早以前就曾预言,国内树木种植面积将大面积减少,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淡水养殖产量将大幅下降;灌溉和春小麦的产量将下降20%左右,稻米产量下降10%,即便是北方的玉米也将减产3%以上。
美国兰德公司在2003年也曾指出,气象的变化并不仅仅和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有关,还与老百姓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气温升高将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夏天高温不退引起用电紧张,粮价上涨,年年面临干旱、洪水、龙卷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有沿海的一些居民也许将永远失去自己的家园。对于国家来说,气候问题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化,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完全可能导致淡水供应紧张和水质降低。
经济的影响总是交互的,一个国家可能有能力、有资源应付极端气候条件,但这并不是说这种“国家能力”是无代价的。而经济与政策也是交互影响的,为了应付极端气候事件,政策就必须调整,而这往往与财政税收,与各种经济成本密切相关,有些时候推出的政策甚至可能很极端,所以最终在这些重大极端气候事件面前,最后都会演变为综合性的经济成本,造成经济运作秩序的失常,影响社会稳定,改变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势。
> 水资源短缺
一般而言,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极不平衡,但乱中有序。大体上,西部北部地区沙漠和荒漠地带较多,而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产地,多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经济重心,如上海、广州、香港等就在海边,一场海啸就能对这些地区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中部河南等省,则存在“地上河”等危险,黄河河床在河南部分地区高过城市地表,一旦发生水患,沿河城市将无险可守,沿河军事集结地也将沦入水底。
目前北方地区如黄河流域,防汛防洪的设施并不到位,而南方尤其是西部地区缺乏补水设施,应对水资源短缺的能力不堪一击。北京、郑州等城市的一场暴雨就可以造成城市瘫痪,北方的抗洪经验存在系统性缺失,由此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因此“北旱南涝”这种气象结构的破坏,转而成为“南旱北涝”,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几乎是灾难性的。
以南方的云南省为例,从表面看云南是一个水资源大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大小湖泊40多个,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等六大水系全部流经云南,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倍。但实际上云南和贵州现在是连年大旱。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2月17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79.4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53.4%;降水日数仅有19.3天,较常年同期减少12.2天,均少于1961年以来同期次的降雨,仅多于曾发生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2009年-2010年同期。事实上,云南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干旱已成定局。
图 |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拍摄到的一只死去的小鱼
摄 | 新华社记者 李尕
在中国南方,过去风帆点点的鱼米之乡洞庭湖、鄱阳湖等主要湖泊已经几次出现了水体枯竭的现象。由于持续的大旱,有人形容长江中下游“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洪湖只剩下一块小水洼”、“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草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现在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同样的问题在世界上也不鲜见,上世纪30年代,约旦河每年的流量还曾有13亿立方米,现在却不到3000万,奔流的河水已变成涓涓细流。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雨量分布将会出现明显的不均现象。前些年非洲的达尔富尔战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干旱使游牧民不得不迁离故土,从而与定居者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不过,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技术条件较为简单的社会,气候因素究竟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有待讨论。
单就我国而言,因为水资源引发的冲突可能性已经触手可及。从我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可以看到,我国大部分河流源头和中下游水量补充地区将出现大面积干旱,而且河流在中下游还会遭到干旱地区的截流,最终导致国内河流上下游地区的矛盾。此外,我国周边几条大型资源河的源头都在我国境内,我国为解决地区能源紧张矛盾,近年来在河流上游开始修建水电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对水资源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迫切,这些活动都将导致河流水流的减少。而“北涝南旱”的未来水量分布模式,还会进一步引起河流下游水量不足,最终可能导致我国与下游国家的剧烈矛盾甚至冲突。
> 粮食安全
全球气候异常所导致的最直接影响在于粮食,美国科学院院刊曾发表论文研究揭示,几个世纪以前,在被称为“小冰河期”的那段时间里,随着气温的下降,战争出现的次数增加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饥荒,人口规模也出现了下降。气候变冷导致饥荒和民族大迁移的观点早在1998年由外籍华人学者许靖华提出,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上。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许靖华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来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实际上,大量对历史上的战争及气候变迁进行的类比研究发现,气候的变化导致粮食不足,最终引发了掠夺战争或国内起义战争。这是因为气候变化会对水供应、植物生长季节以及土地的生产力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食物缺乏,引发冲突,如地区暴动、政府的不安定以及来自邻国的入侵,而战争和饥荒期间发生的流血事件也都将导致人口的下降。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
我们目前解决粮食不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谷物等大宗国际期货贸易来满足国内需要,同时对外输出工业品换取相应进口所需要的外汇,而这些跨国交易最终将导致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这种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的远距离运输活动,不但会受到马六甲、索马里这样的海盗袭扰,还会受制于我国周边国家的几个大的战略通道,进而产生极大的战略风险。
从世界角度来看,气候所导致的地区冲突也并非罕见。以色列的农业技术水平比较高,特别是滴灌技术,这其实完全缘于水资源的缺乏。以色列发动的几次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水资源。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政治上是为了控制加沙,但实际上约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资源都处于戈兰高地,所以控制了戈兰高地,等于就控制了数条注入太巴列湖的河流,而以色列40%的用水取自太巴列湖。在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等流域,也存在这种情况,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最终演变为军事冲突。
> 城市困境
社会稳定与城市的关系密切,干旱缺水,除了对种植业产生很大影响之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很多希望发展的产业因为资源禀赋条件所限,无法吸引到投资,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自然环境的压迫之下,就要被迫作出重大调整。而温度的升高,对城市的压力也表现的极为明显。
图 | 291.9万立方米的城区供水量约等于1297个奥运标准泳池,接近1.5个昆明湖(数据来自2014年5月22日)
2021年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北京城区供水量不断攀升,城区供水已由常态运行状态改为高位运行状态,最高日供水量为323万立方米,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正式启动夏季供水高峰保障模式。据预测,今年北京城区最高日供水量将达365万立方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之外,供水量持续升高主因还是在于高温天气,洗澡、洗衣用水量大增。在北京,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显示了情况的严峻。
温度高而少水,最容易导致的自然冲击就是沙漠化。人类现在很多的城市处于沙漠化的边缘,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首都北京,沙漠前锋距离北京最近的地方仅有70公里。而世界上被沙漠完全消灭的城市有很多。例如卡曼斯科(kolmanskop)是一座位于纳米比亚南部,离吕德里茨港很近,现今就已被沙漠完全吞噬。而这个城市兴建于1908年,当时吕德里茨地区兴起了一股钻石热潮,一大批抱有钻石梦的年轻人聚集到纳米比亚的沙漠中。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座卡曼斯科的小镇,人们修建了学校,医院,娱乐场所以及大片的住宅区。
城市在自然条件面前是极度脆弱的,热了不行,冷了也不行。2011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市的降雪,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大雪、冻雨让江苏、安徽、湖南等地的气温骤然之间降到了冰点。南京、武汉的最高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大约15℃左右,宛如“三九”。面对恶劣天气,各地只好强力应战,“斗严寒”、“保民生”。不过,即便如此,在中国南方省份冻雨等灾害天气越来越频繁,动辄出现大范围的断电和交通阻断。
这样的极端天气在世界其它城市造成的问题同样严重,2006年的加拿大曾发生持续的极寒天气,导致该地区一些地方冻土达两米深,使得挖掘变成为不可能之事。即使能在地上挖个坑,也无法灌注钢筋混凝土,这使得冬季建筑的成本就要比以往增加5%以上。加拿大住房建筑业为此也遭遇了一次“寒冬”。此外,极冷、极热情况还会导致交通、储存等经济成本大幅上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 能源危机
中国的制造业发达,号称“世界工厂”,这意味着生产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此外,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很快,对能源的需要日益加剧。我国目前的能源供需基本勉强可维持经济发展,可一旦出现气候变化,冬季采暖及夏季降温的能源需求自然会大幅增加。2002至2003年冬季,这种情况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出现。当时出现了创纪录的低温天气,加上中东和委内瑞拉的动荡,使北美石油和天然气的供需失去了平衡,北美许多电力公司也相继告急。不得已,北美实行了电力管制,这个影响非常大。很显然的是,一旦电力公司的成本由于始料未及的原因大幅上涨,政府没有其他的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解决方案,自然会通过加价把额外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如果处理不慎,则势必会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
值得的注意的是,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很难独善其身。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正在逐渐减少传统的煤炭使用,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天然气。用量的增加,造成了国内天然气生产的供需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设法从哈萨克坦、俄罗斯引进石油及天然气,并谈判铺设了远距离石油管线,但这势必增加了我国对周边国家的依赖。一旦全球性的极端气候出现在这些国家,则中国的能源供应届时能否保障,就是大问题了。
这种情况曾发生在乌克兰,由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乌克兰在国际关系上长期与俄罗斯十分微妙。另一个例子是朝鲜,他们曾经希望通过发展核电设施缓解冬季用电机燃油消耗,但由于其涉及国际高度敏感的核安全问题,遇到障碍。这种情况下的朝鲜,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每年在冬季来临之前就高调试图启动核反应堆,以换取韩国和美国的燃料和粮食援助。而朝鲜距离中国非常近,这种由气候导致的核冒险活动,对中国存在严重影响。
> 军事行动增加
由于其后导致的危险因素增加,军队的行动变得非常频繁。一方面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如救灾活动大量增加:
另一方面,为应付各种冲突局面,资源争夺的局面,战争性的军事行动也会大量增加。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后,开始突出军队在此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职能,甚至改造过去用于核战争预警与指挥的国家指挥中心,扩展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功能。美国在2014年3月初刚推出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也强调了军队在应对灾害性气候中的作用。这种非战争军事行动职能的增加,无论是从军事训练水平、人力分配、装备采购,还是从军费使用上,无疑都削弱了军队应对武装冲突的能力,造成了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此外,基于资源的争夺的需要,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大增,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重要基石,一旦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各种危机,军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例如最近的中越之间以及中菲之间的南海冲突,就大有激化的趋势。南海地区富含石油等能源资源,极端气候会导致能源需求的猛增,这一系列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会导致军事资源的占用和频次,迅速增加。
总体来看,一个新的冰河期正在来临,极端化的气候正在对世界各国的战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也许应该以更为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一些学者的警告: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将会是淡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 the end —